为扎实推进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课程思政 “三个十” 工程的落地实施,自动化学院于2025年4月9日精心组织了一场聚焦专业课程思政的深度研讨会。本次研讨会由卢艳军教授担纲主讲,以 “测控专业课程与思政巧妙融合” 为脉络主线,深度挖掘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创新融合的有效路径。全院教职工全员参与,共同就学科融合思政课程所肩负的使命担当以及实践探索方向展开深入研讨。确保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紧密结合、协同发力,为培育具备深厚家国情怀、过硬专业能力以及强烈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优秀人才筑牢根基。

研讨会上,卢艳军教授开篇以北宋张载 “横渠四句” 为引,围绕 “课程思政的育人职责” 展开,点明专业课程融入思政元素对于人才培养的关键意义:“引导学生树立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从核心目标、实施路径、实践案例、专业探索及育人感悟四方面,结合测控专业实践经验,系统分享课程思政建设思路;以测控专业中的实际教学内容为范例,深入浅出地分享了一系列将思政教育巧妙嵌入专业教学的实用方法与生动案例。卢艳军教授和大家一起分享了测控专业课程思政的“五维”体系、“四度”框架建设模式,以案例分析为载体,以专题研讨为形式,在专业课中融入科学事实和精神,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能动性,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学生从 “应试思维” 向 “工程师思维” 转变。

卢艳辉教授指出:课程思政不是 “生硬说教”,而是专业教育与价值观的自然融合,需结合学科特色设计 “润物无声” 的育人场景,通过贴近专业的真实案例(如国内外技术差距、行业前沿成就)引发共鸣,让学生感受到思政与专业能力培养的统一性。要以专业为单位集体挖掘特色案例(如测控领域 “大国工匠” 事迹),形成课程思政合力,避免 “单兵作战”。

卢艳军教授的报告以测控专业实践为蓝本,展现了课程思政从 “理念理解” 到 “落地实施” 的全链条设计,强调 “因专业而施教”“因内容而润德”,为工科课程思政提供了可复制的方法论与实践范例,让每一堂专业课都成为培育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时代新人的重要阵地。

排版:全媒体中心 张海瑞
审核:全媒体中心 牛绍鹏
三审三校:孙嘉雪,李苏宁,高得伦,石峰